低调分享一线VC开源投资思考+【明天中午截止的】开源闭门会报名~
Editor's Note
哎呀,这么有干货满满诚意爆棚的活动邀请函是谁写的~
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经纬创投 Author 经纬创投主页君
这几年,随着一批顶尖开源企业商业化大放异彩,随着云计算对开发生态变革的推动,开源模式引起了广泛关注。在中国,也涌现出越来越多的开源创业公司。
这个拐点的到来,并不是泡沫。
权威的DB-engines数据清晰体现了这一拐点。从2021年开始,开源数据库系统的流行指数已经超过了商用数据库。
Popularity of open source DBMS versus commercial DBMS
不仅是数据库。根据Synopsys 2021年的报告显示,在过去4年里,每个应用中开源组件的数量,已经从84上涨了6倍还多,达到惊人的528!
更重要的是,商业开源公司(commercial open source, COSS) 的价值也在得到用户和资本市场的认可。
上市公司MongoDB, Elastic, Confluent, Gitlab,都已经是数百亿美金市值;Databricks估值已经超过380亿美金,Hashicorp 最新一轮据称接近100亿美金,更有一批发展迅猛的独角兽 CockroachDB, Sourcegraph, DBT, Grafana, Starburst, Kong……
经纬创投从2015年开始,作为PingCAP最早的投资人,见证了开源在中国的一路跌撞成长。至今已投资了近十家优秀的开源创业公司,包括PingCAP, vesoft/Nebula, API7.ai/APISIX, Bytebase等等。甚至,我们投资的一些最初闭源模式的公司,也在主动拥抱开源模式。数列科技/Takin, Koderover/Zadig, 思码逸/Merico等等,在开源社区中崭露头角。
我们在投资的过程中一直在思考,如何更好地为被投企业创造价值?以及作为一家具有国际视野的一流早期投资机构,经纬是否可以为方兴未艾的中国商业开源产业做出贡献?
于是,我们策划了这样一场兼具一线实操与国际视野的开源闭门交流会:
11月6日-11月7日,上海,两天的密集盛宴。
这里,有10余家不同阶段的开源企业,深入剖析他们开源历程中的起伏与思考;
这里,有硅谷的投资人与世界一流开源公司高管,分享他们的前沿经验;
这里,有我们定向邀请的阿里云、华为等顶尖企业资深高管,共同碰撞。
演讲人包括:
中国领先开源企业创始人(PingCAP, vesoft, Streamnative, AP17.ai);
硅谷顶尖VC Sapphire Ventures投资人;
科技大厂(小米,Elastic)高管;
还有我们portfolio 公司创始人最真诚的复盘分享(数列科技/Takin,Koderover/Zadig,思码逸/Merico);
以及神秘大咖……
一开始,我们计划做一场不到50人的内部闭门会。
但转念一想,这样一场极为难得的盛宴,能否让更多有志有识之士受益?
所以,我们决定将这场闭门会观众席开放出来。为了保证交流的深度和嘉宾需要,我们仅开放5-10个名额。
优先开源创业者,及开源、基础软件领域资深从业人士。
感兴趣的同学,请于本周日(10/31)中午12点之前扫描下方二维码完成报名。报名审核通过后,我们将向获得名额的同学发送活动邀请函。
由于报名人数可能过多,我们会进行一定程度的筛选。对此引起的任何不便,我们非常抱歉,敬请谅解。
投资开源6年,经纬的投资思考分享
既然我们都重注了开源,那么不如将经纬这几年积累的开源投资经验也“开源”出来分享给大家。
投资是一个在不断思考和实践中迭代认知的过程。我们期待与更多现在与未来的开源创业者、从业者,一起探讨。
首先,我们投资开源公司的核心标准是,在国际市场上也能代表2.0的行业标准的产品。
建立行业标准意味着,你的开源产品必须是2.0的产品,代表质变的产品。或者说,如果只是一个从1.0到1.5的改良性产品,开源的商业意义会被极大打折。
这个观点,乍听起来有点儿极端,甚至理想主义。但是,我们相信两个核心点:
第一,只有2.0的产品才能集结强大的生态。
在云计算的大趋势以及数据的数量及复杂度不断提升的大趋势下,我们会看到整个infra stack变得更加复杂,也就需要更强的融合。
看看CNCF越来越庞杂的landscape,大概就有非常直观的感受。
也就是说,整体来看,很难赢家通吃,这就要求,其中任何一环中都必须能让上下游生态围绕它共建。因此,头部效应会更加明显,生态的粘性甚至会强于产品本身。
这个大逻辑下,就不难理解,为什么一个简单的快3x的产品,几乎很难成为替代的理由。社区运营只是辅助,一个有质变的产品,才是构建强大生态的根本。
第二,就是国际领先。
我们相信,开源天生就是国际化的。在Github这个大舞台上,项目没有国界。在我们的一线访谈中,非常明显地发现,所有的国内头部企业,在衡量任何技术产品的时候,都会跟国际上最一流的开源产品做对比。
因此,我们认为,以“国产替代”为自身定位的开源或者基础软件公司,天花板是非常有限的。在“改良型产品”的竞争中,企业又要陷入关系和资源的低阶争夺中。
这就涉及到第二点:
投资早期开源公司,我们最关注什么?
我们在衡量早期开源公司的时候,虽然也会以Star数,以及(更重要的)contributor人数作为参考,但是最核心的,是——头部用户的使用和贡献。
这里的头部用户,是指领先的科技公司,或者具备领先技术能力的公司。
我们投资的vesoft,AP17.ai等优秀的开源公司,early adopters中就有美团、腾讯这样的顶尖互联网公司。但是,这也不是必须的。如果是其他成长快速的互联网独角兽,或者新兴科技公司、但团队有坚实的技术基础(比如做决策的技术团队来自BAT,TMD,FANG)等,都是我们在早期项目中非常看重的。
因为,只有跟90分的用户,才能打造出90分的产品。跟这些用户打磨出的最佳实践,才能吸引优秀的社区跟随。
这些用户,大概率只是社区用户。
但是,他们优秀工程师付出的时间,他们用苛刻场景对产品的打磨,对于企业,是比金钱更为重要的资源。对于投资人,是比收入更重要的产品验证。
展望国际案例,Spark, Terraform, Elastic, 早年都有Google, facebook, Uber等一流科技企业作为核心社区用户。翻看Uber Engineering Blog,就可以看到他们在使用和共建开源项目上,有多么积极:
这里的“贡献”,是指这些公司对产品的使用是基于真实需求,而不是一个追求创新的pet project. 这在客户访谈中,能非常明显地区分出来。
今年的PingCAP DevCon 2021上,PingCAP 创始人CEO刘奇,分享了这样一个观点,我们非常的认同:
真实场景是最好的架构师。
所以,要有最好的架构师,就需要最一流的场景。而最一流的场景,来自最一流的用户。
最后,我们认为开源模式价值,远不止是类似freemium的营销作用,而是产品迭代和生态构建。
一方面,我们的确看到,开源的基础软件公司在实现商业化上,有较高的资金效率。
对比商业化比较成熟的开源公司MongoDB, Elastic,以及2020年上市的Snowflake, 我们发现,开源企业不仅用更低的融资额实现了类似规模的收入,而且,从Sales&Marketing费用占比来看,几家开源公司也有非常显著的优势。
这种优势在基础软件领域尤其明显的原因也不难理解。对于mission critical的基础软件产品,企业的更换成本非常高。利用开源的方式,降低开发者的信任门槛,在企业内部部分业务中落地之后,再由销售带动更深度的使用和商业转化,可以大大减少前期的销售费用投入。
这一点,对于资源有限的startup,以及大部分技术出身的创始团队来说,是非常重要的优势。
但是,go-to-marketing只是开源价值的一小部分。我们认为,开源更核心的价值,是借助社区实现复杂产品的快速迭代,实现从产品到生态的进化。
A16Z总结过一个开源的良性循环:
我们认为,早期开源项目应该集中精力在左边的技术革新部分。
开源社区最大的优势,就是能让初创公司得以调用超越自身资源的研发资源。
PingCAP CTO 黄东旭分享过一个数字,在2020年一年,PingCAP的开源产品TiDB 60%的代码都变了, 产品迭代了16个版本。要知道,TiDB可是一个数据库产品,而且,即使作为中国开源的顶尖企业,PingCAP的开发人员总共也就200人。以这种速度进行如此底层产品的更新,如果不通过开源,几乎是不可能的。
在TiDB的发展过程中,开放的技术生态,成为具有竞争力的产品的护城河。而这个开放性,依赖公司一己之力,大概是极难实现的。
进一步说,开源的商业模式,不可避免要与公有云厂商竞争。在这样的竞争中,唯快不破。也只有快速的产品迭代,才是最坚实的竞争力。
因此,一个凭空很多star,或者只是靠简单Q&A撑起来的“伪活跃”开源社区,无法推动产品迭代的循环,其价值是要被极大打折扣的。
最后,我们也看到,打造一个真正成功的、伟大的商业化开源公司,往往需要很长的时间。
我们所熟知Hashicorp, Databricks, Confluent等公司,在商业化之前,都经历了4-5年的成长历程。
这些底层产品,需要长时间的打磨,需要与头部用户共建,需要打造社区,需要时间形成生态。
这就是为什么,我们认为,投资开源公司的投资人,必须长期有耐心。经纬从2015年开始陪伴PingCAP成长,开始的3-4年,几乎没有规模化的收入。我们看到了越来越多互联网企业开始使用TiDB,看到了社区的蓬勃发展,看到了产品的迅速迭代。
所以我们一直坚持陪伴,在那些中国开源青葱草莽的日子里,选择了不断相信。
PingCAP还有很长的路要走。而中国开源生态的发展,也还在起点。
这就是为什么,我们希望以开源的精神,促进更多开源领域的相互沟通、坦诚分享,把我们投资公司的成长经验、教训、思考,构建更多视角。
这篇充满诚意的邀请函,只是一个引子。之后我们会陆续分享我们在开源领域更深的思考,欢迎大家持续关注。
最后的最后,我们充满诚意筹办的这场最一线、跨国界、多视角的开源最佳实践闭门分享会,机会非常难得,名额有限。
开源一流企业最佳实验研讨会
11/6 – 11/7, 上海
5-10个名额。优先开源创业者,及开源、基础软件领域资深从业人士。
请于本周日(10/31)中午12点前扫描下方二维码完成报名。期待你的参与!